?
AR技術實現的方法一般有四種,分別是圖案法、輪廓法、定位法和表層法。AR出版物一般是通過圖案法實現,也就是以唯一關聯識別的AR標識圖片為識讀符號,將多種數字媒體與出版載體進行精確關聯,形成多媒體交互的一種出版物。其實現流程是智能設備通過攝像頭識別圖案,然后經過特征點檢測、匹配等技術找到識別標識圖片,以此為參考找到需要呈現的并可交互操作的音視頻、3D模型等媒體,即識別AR標識圖片,然后呈現交互信息。
?
自從2011年英國《地鐵先驅》報與其他公司聯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家全面增強現實的報紙”,AR技術在出版領域已應用多年,特別在教育出版中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匆豢纯萍家苍诙嗄陮嵺`中,針對數字出版、融媒體等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在2016年與《洛陽晚報》合作嘗試了“牡丹花會”8個AR個專版、與多個作者合作出版AR圖書等。
?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多次頒布相關政策,推動傳統出版業轉型升級,實現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目標,尤其在2017年9月發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研發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豐富內容呈現方式的關鍵技術。系列政策的發布為AR技術在硬件制造、軟件開發、內容創新等出版領域提供了政策指引,同時也為AR技術更廣泛的應用于出版產業提供了無限可能。
AR出版物的現狀
目前國內已經有近百家出版企業嘗試進行AR出版物的生產和制作,并開始布局AR出版平臺的研發和構建,但由于出版企業缺少相關專業人才和技術積累,因此在進行AR出版物的開發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 1、核心技術薄弱
AR出版物研發的關鍵技術是開發引擎Unity和軟件開發包SDK。國內公司一般是基于Unity平臺二次開發后再選擇不同的SDK(軟件開發工具包)提供商進行AR出版物的開發。國外的SDK提供商有著豐富的開發經驗,其提供的技術比較穩定,但在使用這些軟件時,有一些公司在其免責聲明中提出“對于本站點上的材料的使用或使用結果,公司不作正確性、準確性、及時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保證或任何陳述?!?sup>[3]因此在使用這些SDK時,存在一定風險。而國內的SDK公司與國外公司相比,由于缺少技術積累,在SDK性能上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
? 2、技術服務商混雜
當前AR出版準入門檻較低,AR技術提供商魚龍混雜的問題已成為業內共識。為了站上AR出版這個“風口”,不少從事游戲開發、視頻制作的技術公司半路出家,匆忙轉型,涉足AR出版行業。由于缺少AR的開發經驗,沒有技術沉淀,其產品的試錯迭代和安全檢測能力存在一定的風險,通常是為了節約成本,選擇粗糙的3D模型或運用開源的SDK制作AR出版物,這就難以保證產品品質和使用安全。
? 3、數據安全存在風險
由于目前出版社和技術提供商絕大部分精力在于拓展自身業務,缺乏數據安全意識,對于數據的存儲位置、數據管理、數據讀取等技術投入欠缺,而且部分技術提供商因租用國外的SDK,其數據關聯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如果國外提供SDK底層技術的廠商收回技術授權,那么國內出版社和技術服務商將承擔巨大的風險。
? 4、技術標準不統一
技術服務公司在開發AR出版物時,有針對專門一本圖書開發的APP,也有針對一系列圖書開發的一套APP,其形式多樣,平臺互不兼容,極大影響了用戶的積極性。而且不同的技術公司和出版社開發的數字資源在格式及精度方面有較大差異,由于缺少統一的質量要求,影響了數據資源的共享及相互授權使用,造成資源浪費。此外,由于數據存儲的區域不同,容易造成數字內容脫離政府的監管。
AR技術與出版融合已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但其在推廣中依然存在很多障礙,如內容制作成本過高,設備之間無法互聯互通,數據存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等。因此推廣AR技術在出版中應用,一方面需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以保障AR技術在行業應用的通用性。AR出版物標準工作剛剛起步,在標準研發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原則,做到標準面向企業、面向行業、面向國際。